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近期为流感和水痘疫情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已进入流行期。我园高度重视,全面落实晨午检、课室通风和消毒、健康教育等传染病防控措施。为了杜绝此类传染病在我园流行,让我们家园携手同行,一起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 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主要侵袭1~7岁儿童,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自愈。
孩子突发高烧,不少家长误以为是感冒,结果耽误了孩子的治疗。如果早发现、对症下药,患儿能较快康复。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由于其发病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那么,如何把两者区分开呢?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请家长在家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注意幼儿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
2、注意家中空气的流通。
3、少带孩子去嘈杂公共场所。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5、如发现有发热、咽痛,手、足、口腔有红疹等任何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无异常后方可入园。
幼儿园在加强全园卫生消毒管理的同时会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期待着家长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谢谢!
深圳市罗湖区清秀幼儿园
201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