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应然”,链接“实然”——记罗湖区公办园保教质量互访活动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0日

       2021年3月18日上午,罗湖区公办园保教质量互访第一组B组一行22人来到罗湖区清秀幼儿园,开启了为期半日的罗湖区公办园保教质量互访项目活动(第二场)。

       本次互访以《深圳市优质特色示范园创建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指标,结合“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在解读《手册》的基础上,从教育现场出发,总结经验、借鉴经验、跳出经验、超越经验,让信息得到交流、思想得到碰撞、观点得到沟通,最终实现罗湖区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的内涵发展。

       活动初始,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李静老师为互访小组成员们简要地讲解本次互访活动的主题——“空间”和“时间”,并要求来自同一所幼儿园的三名成员分别布点在小中大三个开放班级,以求从不同经验基础、不同角度、不同思考方向出发,挖掘《手册》的“空间”和“时间”指标背后的深度,提升保教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现场观摩过程中,互访小组的成员们近距离观摩孩子们在半日活动中与环境的互动,探究我园室内外空间利用的合理性与适宜性,从“区域设置”、“室内空间”、“区域划分”、“空间容量”等方面直接感知《手册》所指“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满足幼儿自由进行多种活动的需要”。

      在小组研讨中,跟进小二班、中一班及大二班及户外活动的老师们对照《手册》的指标,逐条分析各开放班级的区域规划、环境创设及空间布局对幼儿生活及学习活动的支持,探讨不适宜之处及解决策略。在观点的碰撞中,各项指标变得更细化。

      薛胜利副园长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以“空间利用的意义”、“空间利用的实践”及“空间利用的再探索”为题,以园所“班级特色区”、“音乐驿站”的打造,园所“飓风行动”为例,从整体规划、具体落实、幼儿反馈到经验总结四个方面,从“应然”到“实然”为大家介绍了清秀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及空间园本化创设的思路。

      经过一上午的观摩与讨论,互访小组的成员们先后对我园的空间利用情况进行了反馈,高度肯定了我园以“高标准、严要求、讲专业”为原则,在园所环境及空间利用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并对我园今后可提升的空间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