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探讨”园长沙龙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5日

 

2013年11月8日,“罗湖区郭琼名师工作室”与“建构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有效模式研究”深圳课题组参研园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一渡堂内就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以探讨幼儿园信息化实现进程。

沙龙由总课题组专家、深圳课题组组长、深圳市罗湖教工幼儿园园长郭琼主持。

本次沙龙有四个环节:

首先,参会的园长分小组讨论园内的管理问题,各园都积极参与并提出了与自身相关的问题。

接着,由课题组各参研园分享课题研究的心路历程及对各园提出问题的解读:

1.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幼儿园吴建忠老师分享了子课题“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开放性通道——提升幼儿园青年教师培训实效”的研究来源及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感悟,参与课题研究一路走来,在总课题专家及园内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已能满足园内的想法和需要;

2.深圳市宝安区机关第二幼儿园俞海燕老师分享说:当初园内刚好同一时间遇上多项评估工作,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实现评估资源对多类评估的有效整合及利用?恰巧遇上“建构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有效模式研究”课题组,因此参加了子课题“加强档案编目研究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研究,在研究初期,对于档案如何编目进行了持续很长时间的脑筋激荡,思考适合园的管理模式,同时借助信息化的工具来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管理模式;

3.罗湖教工幼儿园吴冬梅老师分享了子课题 “集团化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的实施过程及心得,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一直很享受,很有成就感。虽然现在课题已接近结题,但发现有很多方面还是可以继续研究下去。园内涉及到的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文档类及实物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沟通、改进信息化工具,以满足园方需要;

4.深圳世纪星教育集团碧海园夏玮园长分享说:我们园参与课题的时间比较晚,从上学期开始借助信息化的工具来管理园内的各项工作及教学资源,即使本学期进行了副园长及教学主任的人事变动,通过这种管理模式也没有影响我园正常的教学安排。

然后,郭琼园长直观地进行了园内应用的演示。她说:对于在座的各位园长如果没有接触过信息化的工具,估计很难想象出这些管理模式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在此跟大家演示下我园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来实现这些管理模式的。在吴冬梅老师的配合下,演示了如下案例:

a:通过在线商讨的方式讨论秋游去哪里,无须在某个时间集中老师来集体讨论;

b:对于让各园头疼的成长补贴,借助平台教工很轻松的就解决了:将相关资料放到信息平台,然后专人对家长进行答疑,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c:实物资源管理方面,将资源比如服装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存放地、库存、描述等)放到信息平台,老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在线了解资源信息,预约使用;管理者也可在线处理使用信息,实时查看最新的库存变化;也可实现多园之间的资源共享,也是今天想要成立的在线服装联盟。

在各园园长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后,总课题组专家刘燕女士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行业信息化最难最晚实现的是幼教,各园会有自己独有的管理特色,仅深圳就有1000多家幼儿园,要一个平台实现1000多家幼儿园自己独有的管理特色已经很难,而且更要实现每学期每阶段都可能有变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幼教与IT应该就信息化的原则达成共识,信息化平台应该是实现70%的共性功能加30%的个性自定义,这样才能满足幼教行业个性化的需要。有园长提到使用信息化工具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思考我园目前的管理问题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这两点明确了就一定会有合适的工具来实现园内的需求。”

最后,吴慧鸣老师指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一定是从幼儿园的自身的问题出发,寻找合适的信息化工具来解决问题,最后反思自身管理模式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细化来说就是需要分三步:①发现问题,制定目标——②借助工具,解决问题——③实现目标,提炼管理模式;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思维模式及日常习惯的转变,但经过蜕变后会你应该会发现一些新的想法,碰撞出新的管理方式!

本次沙龙在园长们的思考及讨论中结束,衷心祝愿幼教行业通过沟通、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经验借鉴,让幼教管理变得越来越轻松。